相关链接:
学习强国: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3165394347470113420&source=share&cdn=https%3A%2F%2Fregion-fujian-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co_id=103346efc3f3c0a8843e000h&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1&ptype=0&item_id=13165394347470113420

福建日报: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121/3471229.html?isShare=true&advColumnId=0&linkV=1754370120000

近日,一场以红色歌剧《沂蒙山》为代表的精彩课程展演圆满落幕,这是阳光学院艺术学院李月华老师歌剧课程连续第三年面向全校师生进行成果展示。从《运河谣》《扶贫路上》到如今的《沂蒙山》,李月华老师带领学生们以歌剧为载体,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学实践,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大思政课堂,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课程打破了传统课堂的界限,以红色歌剧为纽带,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与美育有机融合,让学生们在艺术创作与表演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实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展演筹备过程中,学生们展现出令人钦佩的拼搏精神。从日常的紧张排练、周末加练,到正式演出时一人身兼数职,承担服化道、场务、钢伴、灯光、宣传等多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与汗水。正如一位参演学生所说:“虽然过程很辛苦,但当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变得值得。”
李月华老师表示:“每一次演出都存在不足,但已经是我们能呈现出的最好状态了。”这句朴实的话语,既是对学生们努力的肯定,也体现了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在歌剧课程教学中,月华老师始终坚持将思政教育贯穿其中,通过对红色歌剧的排演,让学生们深刻理解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感悟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
以《沂蒙山》为代表的红色歌剧,生动展现了沂蒙山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革命历史。学生们在排演过程中,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在角色塑造中接受了深刻的思想洗礼。“通过扮演剧中人物,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真切感受到了沂蒙人民的伟大情怀。”一位饰演八路军战士的学生感慨道。
数年来,李月华老师的歌剧课程展演已成为学院思政教育的品牌活动,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关注与好评。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充分发挥红色歌剧的育人功能,让更多学生在大思政课的滋养下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